電力裝備主要分為發電裝備和輸配電裝備兩大類,發電裝備主要包括煤電、風電、水電、核電及太陽能發電等各類電源的發電設備及變壓器等配套裝備,輸配電裝備主要包括輸電線路以及互感器、接觸器等配套裝備。到2016年,我國發電設備年產量連續10年超過1億千瓦,占全球發電設備產量的50%以上,重點電力設備出口額占全球比重超過45%,我國已經是電力裝備生產制造和出口第一大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以特高壓為代表的輸變電高端成套裝備出口,成為繼高鐵之后,中國制造業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當前,我國電力裝備產業正處于從“跟跑并跑者”到“并跑領跑者”角色轉變的關鍵時期,但電力裝備產業發展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正視并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國電力裝備產業從“大”向“強”轉變的必由之路。
我國電力裝備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能過剩問題
2016年,全國主要電力企業電力工程建設完成投資8855億元,同比僅增長3.3%,其中,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3429億元,同比下降12.9%。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785小時,同比降低203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4165小時,同比降低199小時;核電7042小時,同比降低361小時;水電和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略有增長。受電力建設項目和電力供應過剩的影響,造成電力裝備產業產能過剩。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已遠遠不能滿足發電設備產量增長的需要,每年缺口都在2000萬千瓦-5000萬千瓦之間,占比在20%以上。如果國產發電設備不能及時出口,將形成庫存,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過剩不是全方位的過剩,而是結構性過剩,具體表現就是低端過剩,高端不足,優質增量缺乏。從細分領域來看,變電站一次設備、輸變電二次設備、發電設備等子行業持續保持較低增速,個別產業甚至出現負增長,行業景氣度低迷,發展速度難以達到預期,行業內眾多企業營收與利潤雙雙下降。
2.結構失衡問題
一是發電裝備產業與輸配電裝備產業發展失衡。長期的“擴張保供”模式導致出現“重發輕供”局面,即輸配電建設嚴重滯后于電源建設,城鄉配電網建設滯后于主網建設,負荷中心受端電網建設滯后于送端電網建設。由此造成“棄風”“棄水”“棄光”現象極其嚴重,新疆、內蒙、甘肅等地區這些問題更加突出。全國棄風電量從2015年的339億千瓦時,增加到2016年的497億千瓦時,棄風率上升至約17%。棄光電量由2015年的49億千瓦時增加到2016年的70億千瓦時,棄光率提高了6個百分點。2016年僅四川省棄水電量就達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9%,創近5年新高。
二是先進生產能力稀缺、而落后生產能力難以退出。一方面,我國電力裝備產業缺乏像通用電氣、西門子那樣擁有全領域電力設備制造能力的企業。另一方面,因為行業準入門檻低,行業內企業過多,行業集中度越來越低,而且一些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要求低的企業遲遲難以退出,行業內無序競爭問題突出,乃至出現西安地鐵“問題電纜”事件。
三是產業鏈布局發展不平衡。我國電力裝備制造產業在產業鏈環節中還難以做到全面發展,現有產業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及配件生產和下游組裝,而在上游設計研發環節、中游整機制造以及下游專業服務維修等方面還有待加強。在零部件制造環節,由于核心技術的欠缺,多數企業處于配件制造環節。在整機制造環節,基本集中在國內幾大龍頭企業,而大部分關鍵零部件難以形成國產配套,還需從國外進口,還沒有能夠形成自主研發、試驗,到整機生產、組裝、調試一整套的產業鏈,缺乏整機研發、制造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國產化能力發展不平衡問題。比如,在火電領域,我國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三大主機的國產化取得重要的進展,但在電站輔機方面,國產化一直是薄弱環節,特別是爐水循環泵、四大管道(主蒸汽管道、再熱蒸汽熱段、再熱蒸汽冷段、主給水管道以及相應旁路管道)等還依賴進口,大大增加了電力建設成本,推進火電輔機設備國產化已成為火電發展的必然要求。
3.技術差距問題
一是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整體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在電力裝備智能制造方面,德國已經處于工業4.0階段,而我國電力裝備制造總體仍處于2.0-3.0的發展過渡階段。國產設備在精密度、耐久性、環保等領域仍與進口裝備存在較大差距。在單品制造、極端制造領域我國電力裝備產業有優勢,而在高端控制器、變壓器、斷路器等部分復雜度高的產品領域,尚未實現大批量制造和商業化的運營經驗。
二是在前沿技術領域的差距。關鍵設計軟件、數字化設計與仿真分析軟件以及工業控制軟件等核心工業軟件水平較弱,高檔工業控制軟件進口依賴度較高,部分關鍵設計、驗證的程序尚需依賴國外。
三是基礎零部件及基礎材料領域偏弱。在軸承、閥門等基礎零部件以及優質鋼、銅等基礎材料為代表的“四基”領域,配套能力相對薄弱,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比如,60萬、100萬等級鍋爐管材Super304、HR3C、P92和各類閥門大部分進口,汽輪機高中壓轉子、高中壓內缸、主汽管、閥門等大量進口,電機轉軸、護環等主要材料依賴進口。
4.資金偏緊問題
由于電力裝備產業本身投入巨大,入門門檻高,行業內基本由國有企業、龍頭企業壟斷,加之部分下游電力企業融資困難,資金偏緊,導致上游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的資金回籠周期加長,中小企業及民間資本難以進入產業鏈核心環節?,F有電力裝備企業還面臨著人工成本上升、設備改造升級需求緊迫等問題,但是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設備更新及智能化升級將對企業的資金鏈帶來嚴峻考驗,在行業整體下行的大背景下,資金回籠難度大嚴重制約了各方資本的流入。
5.“走出去”面臨諸多障礙
電力裝備產業是我國“走出去”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代表性產業。我國電力裝備產業已經具備了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實力,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尤其是品牌、標準、經驗等軟實力方面嚴重不足:一是品牌問題。世界電力裝備制造強國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諸如ABB、西門子、GE、施耐德、阿爾斯通、三菱重工、東芝、日立等國際品牌,相比之下,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和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還不高,“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二是標準問題。我國國際標準制修訂方面話語權不足,許多企業在進行設備或技術出口時往往被迫采用其他國家標準,很大程度上減弱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三是在風險控制、國際化管理、環境治理、企業文化與當地風俗文化的融合等方面,經驗不足。
對策建議
1.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
當前,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有成本優勢,技術水平也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大力實施“走出去”正當其時。一是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電力裝備出口和國際產能合作。未來1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均極為旺盛,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將帶動上下游產業走向世界,電力裝備產業可與上下游產業整合,在EPC總承包、技術輸出、設備制造等方面發揮協同效應,充分發揮我國在特高壓、核電、煤電、智能電網等領域的優勢,在工程設計、建設施工、裝備供應、運用維護、技術標準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二是鼓勵在“一帶一路”重大工程建設中推廣使用中國標準,推進“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中國建設”的全鏈條“走出去”,建設基礎設施精品工程、示范工程,擴大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三是著力解決“走出去”過程中的融資問題。電力裝備“走出去”需要巨額融資,我國應允許國內企業和政府部門協助境外業主獲得中國或國際金融機構的融資保險支持,尤其是要充分發揮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幫助其中一些國家解決融資困難,恢復國內產業活力,做到互惠互利,加快中國電力裝備走出去的步伐。
2.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速推進企業兼并及行業整合。積極推進行業內龍頭企業對于中小企業的收購兼并,同時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的“低、小、散”企業,改變目前行業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惡意低價競爭激烈的現狀。利用標準化生產、智能化改造、綠色化制造等方式,全面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促進發電與輸配電裝備協調發展。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電網輸配電投資是電源投資的1.2倍左右,遠高于我國目前水平。通過加快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通過實施相關專項及應用示范工程,加大工業投資力度,加快輸配電裝備發展,使之盡快與發電裝備產業相匹配,推進發電與輸配電裝備協調發展。加快棄風、棄光、棄水嚴重地區的輸配電層面建設力度和審批進度,盡快提高對新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同時,適當限制“棄風”“棄光”“棄水”嚴重地區新能源開發建設項目。
進一步優化產業鏈布局。加速推進電力裝備產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以現有產業為基礎,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增加研發設計、物流、營銷、售后服務、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品牌管理等服務環節投入,提升服務價值在企業產值中的比重。
3.完善“政產學研用”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建設
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研發創新體系。建立電力裝備產業“政產學研用”創新聯盟,推進電力裝備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包括清潔高效煤電技術、核電共性技術、燃氣輪機技術、大型先進水電裝備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技術、智能電網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應用技術等。組建行業中央研究院,圍繞產業發展提供規劃、標準、試驗認證、產品故障分析診斷、可靠性評價、行業管理、信息化咨詢,以及基礎性、前瞻性、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探索建立更加緊密的資本型協作機制,成立核心技術研發投資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既解決上游企業技術推廣應用問題,也解決下游企業核心技術缺乏的問題。
落實《<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圍繞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著力突破阻礙我國電力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瓶頸問題,開展電力裝備用關鍵零部件、材料自主研發并實現工程應用,破解制約電力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四基”問題,加快電力裝備試驗驗證平臺建設,切實增強電力裝備制造業持續創新能力。
4.積極推進商業運行模式創新
積極探索新商業模式,使電力裝備企業從傳統生產制造,向科研、設計、制造、成套服務、金融和工程施工一體化解決方案等方向發展。鼓勵制造業龍頭企業“裂變”專業優勢,通過業務流程再造,發展社會化專業化服務,面向行業提供服務。
鼓勵電力裝備制造企業積極參與實施基礎設施建營一體化。通過對基礎設施項目早期介入、前期規劃、設計咨詢、系統集成、運營維護、技術服務、檢測維修、租賃經營等業務的開拓,實現業務鏈的前伸后延和價值鏈地位的升級。實現以EPC總承包為基礎的產業鏈延伸,包括EPC+F(融資)、EPC+O(運營)、EPC+M(維護)、EPC+TS(技術服務)、EPC+O&M(運營和維護)等。
積極推進電力裝備領域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推進產業化和推廣應用,鼓勵產業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其他社會資本投入,引導相應領域突破發展。
5.進一步完善相關財稅政策
國家財稅政策要進一步向實體經濟傾斜,促進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切實落實基礎產品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等稅收政策。適時調整《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取消國內已能生產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探索“揭榜掛帥”資助制度,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通過向全社會發布,“懸賞”最佳研究人選和團隊來攻克解決。更多通過政府首購、訂購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電力裝備創新產品研發和生產。大力資助“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為打通科研到市場“最后一公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服務。
6.實施標準國際化戰略
落實《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國質檢標聯〔2016〕396號),切實發揮標準化和質量工作對電力裝備制造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促進產品產業邁向中高端。
大力實施標準國際化戰略,搶占標準制高點,提高國際話語權。積極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權威組織合作,將中國標準推廣為國際標準。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標準化合作協議,在電力裝備制造業和產能合作領域加大標準互認力度。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標準化能力建設,依托我國具有優勢的技術標準,加強與沿線重點國家的合作,共同推動國際標準的制定,有針對性地組織標準化援外培訓。鼓勵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采取中國標準,對成功施行中國標準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打造完整的電力裝備研發、制造、試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實現與國際實驗室互認。
7.推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風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
落實《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建〔2015〕19號)精神,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裝備制造企業投保、裝備使用方受益,中央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投保企業保費適當補貼,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發揮保險風險保障功能,降低用戶風險,加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針對當前市場主體參與度較低以及發生保險事故時投保企業索賠難等問題,建議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對補貼政策的推廣運用進行科學考核,確保政策能夠落地運用;二是改變目前所謂的綜合險多數僅為質量險和責任險、內容過窄的現狀,在控制總保費率的前提下,提高保險公司與企業對首臺(套)保險內容約定的自由度,根據投保企業自身需求選擇在首臺(套)設備的產品質量、產品責任、工程安裝、運輸、關鍵技術知識產權抵押貸款保證、專利執行等方面自主協商,以滿足企業個性化的需求;三是加強對保險企業的監管,解決在保險合同約定及賠付中保險公司均處于強勢的地位、合同簽訂及出險賠付兌現過程中投保企業存在申請賠付難、賠付不到位的狀況,切實保障投保企業利益。(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制造2025”的技術路徑、產業選擇與戰略規劃研究(15ZDB149)研究成果)